在王闰之过生日之际,东坡放生鱼为她资福,并作《蝶恋花》纪事。词中“三个明珠,膝上王文度”,是赞美她对三个儿子都一视同仁,疼爱不分彼此。王闰之和王弗的家乡都是眉州青神,那里江山秀美,岷江穿境而过。在漫天曼陀花雨中,山岭青翠,碧水孱湲,佳气葱郁,生于江畔人家的王闰之,在苏东坡眼里,就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子。
王闰之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家庭妇女。苏轼“乌台诗案”被捕入狱,王闰之惊怖之下,担心那帮小人还会从诗文中找出苏轼的罪状,于是把东坡的诗稿焚毁。这件事也成了千百年来喜欢苏东坡的人们心中一个永难弥补的遗憾。
尽管如此,王闰之也并非没有艺术细胞。东坡一家在汝阴的时候,一天晚上,堂前梅花盛开,月色鲜霁,王闰之叫苏东坡请朋友到花下饮酒,她说:“春月胜如秋月,秋月令人凄惨,春月令人和悦。”东坡大喜说:“我还真不知道你会诗。刚才你说的话,真是诗家语言。”所谓真诗在民间,并不会写诗的王闰之不经意间却说出了富有诗意的语言,给了苏东坡灵感,让他写了一首《减字木兰花》。
王闰之去世后十日,东坡先生在将上朝前的假寐时,又梦见了自己回到了纱毂行老宅。梦见自己坐于南轩,对修竹数百,野鸟数千,见几个庄客正在运土填塞小池。土中找到了几根萝卜根,他们高兴地吃了。
下朝后,东坡先生为吴复古作了《北海十二石记》,那是吴复古随登州知州李师中出海游览时,在海岛上捡拾的十二块美石,每块都璀璨夺目十分可爱。吴复古将这些产自北海的美石带到位于南海的潮州,置于所居住的“岁寒堂”外,每日玩赏。
武进人张举(字子厚),登甲科后,由于亲老之故,不忍朝夕去左右,闭门读书四十余年,多有论着,于古律诗尤清新。家藏书至数万卷,工书,精真、草、隶三体,皆造古人妙处。以大臣荐,起为颍州教官,三辞不就。其后孙莘老、范纯夫诸贤交荐,曰:某乐死草莱,后世必谓朝廷失士。
东坡先生听闻此人的事迹后,亦与范祖禹力荐之。
八月十六,太皇太后高氏染疾,东坡致简范祖禹询问了太皇太后的病情,对于范祖禹连日到宫中问候的忠心善举连连称赞。而作为礼部尚书的苏东坡,也因太皇太后的疾病,祷于天地、宗庙、社稷,并作疏文为之祈福化灾。
接下来,东坡先生还上疏朝廷,论及了暖孝俗礼不可从,得到批准。还与顾临、赵彦若上疏,计划将《汉唐正史》中那些不必麻烦皇上听的部分去掉,选取可以给皇上听得内容摘抄编辑成卷,每逢侍读的时候进上读讲,以辅助圣治。
九月初三,太皇太后高氏卒。
苏东坡闻讯大为悲恸,为之所作的挽词中盛赞了太皇太后的仁慈之德与知遇之恩。毕仲游(字公叔)代替范祖禹作的《太皇太后哀册文》,苏辙跪读后,归以告其兄曰:不意公叔文章一至于此。东坡先生亦是盛赞其文,觉得此文“岂惟品藻,抑又实录矣”。
十天后,朝廷复命,苏东坡以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、礼部尚书知定州。对于他自己乞请的改知越州,未被朝廷所允。
接到除命后,苏东坡首先到东府苏辙的府邸,与弟弟雨中相别,作《东府雨中别子由》。此诗中所言虽多琐屑之语,但情真意切,若结合《朝辞赴定州状》再读之,诗中却有慷慨激昂之状,故是兴到之作。
临近离开朝堂之际,苏东坡上了《朝辞赴定州状》,再与范祖禹上了《听政劄子》,向哲宗皇帝论及当下所宜先者,在于遵循太皇太后之法度而谨守之。
东坡先生出京师前,曾与雍丘令米芾过从甚密,饮酒作字甚欢。东坡想辟王寔(字仲弓)为下属,结果王寔不愿意。
王寔是许昌人,文恪公王陶之子,未冠时即师从司马文公学,温公不以膏粱蓄之,教以名节,授《礼》、《易》二经,仲弓亦超然不以仕宦进取为意。韩少师持国归以女,仲弓又为授。其诗文祖陶、谢、韦、杜,故其文典雅温丽,华畅而不靡,诗静而深,婉而丽,有一唱三叹之音,未尝急于人知,人亦不皆知仲弓也。
总之,王寔这个人“人物高胜,虽贵公子,超然不犯世故,居官数自免,博学多闻,尤长于医”,可能东坡先生就是相中了他的这些优良品格吧。
王寔不愿随东坡先生去定州,但幸得孙敏行(字子发)入幕。
再就是东坡先生有一名叫高俅的小史,笔札颇工。《水浒传》第二回记载,开封府里有一个落魄子弟,这个人吹弹歌舞、舞枪弄棒、相扑玩耍样样精通,还颇能诗书词赋,这个人就是高俅。
喜欢大宋网红苏眉山请大家收藏:(【75wx】)大宋网红苏眉山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今天的我 都重生了,当然要快意恩仇啊 这无限的世界 人在明末,八旗被我一顿黑打! 逼死原主你哈哈大笑,医妃登场你生死难料 大秦:开局直接坑害刘邦! 仙秦:从沙丘宫变开始 KPL:少年与梦碎碎念 中篇小说集世间百态 美食大赛:用华夏料理登顶世界 吞天妖帝 一统大宋 摊牌了我真是封号斗罗 穿书末世,美男都是我的垫脚石 编制养毛茸茸,我带飞祖国成团宠 天师大佬在恋综用玄学震撼全世界 快穿恶女人生,不做主角踏脚石 我,唯一超凡者,创建749局 退婚后我改嫁残王,你怎么哭了 龙哥传说